首页 > 都市言情 > 抠神 > 第1465章 初见眉目

第1465章 初见眉目(1/2)

目录

听到翠玉的话,程煜略微感到些许的失望。

这院子并非专为翠玉所建,翠玉只是迁居于此,那么这流水的秘密她恐怕是不知道的。

“翠玉姑娘真是好本事,短短不到三年,便将这翠玉小馆从整条街上最差的位置,经营成门庭若市的小院。”

翠玉听了,脸上却没有丝毫自得之色,反倒是苦笑道:“不过是仗着年轻罢了,这皮囊虽好,终究人老花黄的那一天,这欢场之上,终逃不过一个新人换旧人。就好比街头那间小馆里的姐姐,当初也曾是红极一时的人物。大官人也当知晓,咱们勾栏不比青楼,可那位姐姐当初也被称之为花魁一般的人物,这在勾栏里也是极罕见的。是以她才觉得是我在院中抢了她的恩客。可是,我走了之后,她那边也不见起色,反倒是有些客人追随我来了这巷子的尽头,她不认为这是规律,反倒愈发觉得是我抢了她的客人,以至于当初的好姐妹,如今却多有排挤。”

程煜看了看赵半甯,两人尽皆默然,勾栏也好,青楼也罢,的确都如翠玉姑娘所言,无非是新人换旧人,年老色衰之后谁又还记得当年的红人儿?

不过这翠玉姑娘倒是清醒的很,外头门庭若市,她却早已居安思危,这样的人儿,想必等到韶华凋去之时,收场总会好一些吧,就仿佛之前住在这翠玉小馆的那位姐儿,现如今虽然风采不在,可应该可以安然度日。

勾栏里的姑娘,若是能遇到个阔客帮她们赎了身子,贱籍虽然改不掉,但委身为妾,至少无需抛头露面。

“翠玉姑娘,你也算是塔城勾栏里最出众的人物了,就没有哪位恩客想要替你赎身纳你为妾?”赵半甯喝了口酒,醉眼迷离的问到,让人觉得他似乎是动了这样的心思的。

小翠听了,脸上顿时露出急切之色,却又不敢声张,只能贴在程煜身边,小声说:“那也得看是谁,反正你是不行的……”

声音不大不小,看似是对程煜小声说,但实际上在这小屋之中的人都能勉强听见。

赵半甯瞪了小翠一眼,也不解释,程煜却笑道:“老赵不是那种人,他也没那么多闲钱,小翠你毋须替你姐姐担心了。”

翠玉也点点头,款款道:“赵大官人只怕是看不上我们这等残花败柳的,即便是要纳妾,那也得是清清白白的女儿家。至于我,这两年的确也有客人兴之所至问我要不要替我赎了身子。可一来这些话本就是酒后欢好时的呓语,当不得真的,即便那位客人真有此意,他总也得过了家中正室的关。做妾也未必比这小馆中好多少,遇到良人,大妇不善妒那自然是天上掉下来的福气。可世事哪有那么完美,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我也不敢奢望自己有那等运气。还不如守着这小馆,带着姐妹们仔细赚些身后银钱,待到无人问津之时,自己若能替自己赎了身子是最好,若是不能,这小馆之前的那位姐姐,便是我最好的结局了。”

“以翠玉姑娘你如今的丰采,替自己落下个赎身钱应当不难。”赵半甯似乎是真的有些醉了,口中尽是些感慨。

不等翠玉回答,程煜早已看到她脸上那一抹愁容。

程煜道:“老赵你这又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了……”

“经验主义?”赵半甯似乎听不明白程煜的话,“这经验又能有个什么主义?”

程煜情知自己失言,主义这个词在古代和现代是不同的意思,倒也不去多解释,只是说:“这是时下一种新解,你一个大老粗懂个什么。”

赵半甯瞪了程煜一眼,气呼呼的又喝了杯酒。

“看起来,翠玉姑娘赚得应当不少,你若是按照之前那位姑娘的身价,自是绰绰有余。可她曾是这勾栏里炙手可热之人,哪怕是人老珠黄之后,她那位假母亲索取的赎身钱自然也就水涨船高,这其间的平衡,甚是微妙,就不是我们这些外人所能了解的了。”

“程大官人说的对。”小翠急急忙忙的盖棺定论,似乎不希望他们把这个话题深入下去。

程煜笑了笑,强自扭转了话题,又问:“刚才你们去前头应酬,我跟老赵就在这院子里走了走,我发现,院中那假山之下,那水竟是活水。翠玉姑娘,你可知这活水从何而来,又流向了何处?”

“不是从院后的沟渠中来,又流向了侧面的沟渠么?”小玉下意识的脱口而出。

翠玉摇了摇头,轻声道:“这流水四季不腐,而沟渠却一年中多数时间都是干涸的,只在下雨时有水,又哪里能让着院里的浅流长此以往?”

小玉茫然的点了点头,道:“哦,对呀,姐姐说的对。”

“我初到这小馆之中,也觉得奇怪,为何这院子里就像是有条小河一般。当然,这河也小的过分了,怕是不及寻常溪流千万分之一的水量,只是一缕涓涓细流。我尝试找过源头,那水流应当就是来自于假山之下,但我又不能将假山搬开寻根究底,时间长了也就不去想了。去向倒是跟小玉说的一样,就是流向了侧面的沟渠。水流极涓细,是以出了院子,也就没有什么人会在意了。”

“那翠玉姑娘,你可知道这院子建好有多少年了?”

翠玉摇了摇头,说:“这里本是个商贾的家院,当初也并不是这般模样。我也是听之前那位姐姐讲的,她说这院子虽然位置最不好,但在细节上却多有巧思,若是不考虑前头生意的问题,住在这里倒是极惬意的。

她走的时候还有些恋恋不舍,就跟我多交待了些。她告诉我,她原本是在往街口走两个院子里,后来这家人要搬走,走的还很匆忙,是以贱卖了这个院子。正巧妈妈想让她自立门户,就将这个院子买了下来。

原先这条巷子里,也并非都是勾栏小馆,也有几个住家的。后来小馆多了之后,那些住在这里的人也觉得多有不便,便都跟教坊司谈妥了价格卖出搬走了。

根据那位姐姐所言,她被充入教坊司时,不过七八岁,来到塔城很早,是以知道这院子的情形。那家人也不知道做的是什么买卖,总之院子里经常会有些沉闷的声响,还总看见一趟趟的马车有货物进出。

这其实多少有些古怪,毕竟这院子是在巷子最深处,进出多有不便,若是换了别的生意人,肯定是在城外租个库房更便利些,但那家人却偏偏就在这里上货下货,但却又没有人知道他们家做的什么买卖。不过那终究是他人之事,那位姐姐当初年纪还小,也不敢多问。

五六年过去了,那位姐姐也到了出阁的年纪。她记得很清楚,就在妈妈让她挂牌出阁的那一年,这家院子的主人突然开始大兴土木,把原先的房屋推倒重建,花了三年才兴建完成。

原本以为这家人会更长久的住下去,可偏偏不过一年之后,这家人就欲将此院出售。而那位姐姐当时正是及笄之年,因为弹得一手好琴,是以在这塔城之中也算是颇有些薄名,妈妈便想让她自立门户,也好多赚些银钱。一来二去,就谈下了这座院子。”

程煜心中暗暗计算,翠玉小馆前一任主人,也就是那位官员的女儿,七八岁就被充入了教坊司直接送到了塔城。五六年后出阁,想来是刚满了十四岁,因为明朝的律法规定女子十四岁就可以出嫁,而对于翠玉这样的女子来说,十四岁也就是要挂牌接客的年纪。

然后修建此院花了三年,只住了一年就卖掉了,那个官员之女正是及笄之年,也就是十八岁,那是青楼勾栏女子最好的年华。

而这样的女人,通常到了三十来岁就已经年老色衰,古代的女人不像现代,各种保养,各种妆扮,到了四十多岁依旧丰姿绰约。在古代,三十多岁还能有些风韵却依旧会被称之为徐娘半老,更何况是这种风尘女子,她们只会比普通女人老的更快一些。

所以,估计那个女人搬走的时候充其量也就是三十五岁附近。

“哦,这个小院之前那位姑娘,是多大年纪的时候离开的?”心里虽然已经有了大致的计较,但程煜还是更严谨的问了一句。

翠玉眼神略显茫然,摇摇头,道:“这个我却是不知了,不过,终不过三十五六左右罢,鬓角尚无白霜,但眼角眉梢已有残败之色,只是仗着一手好琴,多少还有些雅客光顾,但早已入不敷出,否则,妈妈也不会轻易放她离开。”

果然也和程煜所猜测的差不多,那么就当那位姑娘在这院子里住了十八年罢。加上之前九到十年,以及翠玉在这里住了三年,也就是说,兴建这座院子的人,是三十多年前就居住于此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