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大明皇孙: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> 第203章 讨厌

第203章 讨厌(1/2)

目录

不然,何以为人?

言辞坚定,彰显无畏决心与赤诚之心。

朱标听罢深受触动,几乎欲拍案叫好!

目光满含赞许,频频点头。

这般感恩图报的品性,谁能不钦佩?

忽觉此事颇有蹊跷,朱标暗自思忖:这孩子怕是不知自身身世?

奇哉怪也,父皇为何隐瞒?

莫非并非亲生?抑或另有隐情?

朱标思索片刻,仍不得其解。

不过,这并非关键,他欲趁机与父皇坦诚相对,探明真相。

此时正是良机!

至于朱政东征之事,朱标认为并无不妥。

观其习武表现,再添大军势如破竹,应对倭寇应无大碍。

纵有波折,身为主帅亦难有性命之忧。

父皇忧虑或许多余。

于是,朱标稍作沉吟,说道:

“若你执意前往,孤并无异议。”

谨身殿内,气氛凝重。

刘和禀报称朱政依然固执己见,态度坚决。

他只希望皇上少安毋躁,因太子朱标已前去劝说。

然而,老朱坐立难安,焦虑地在殿中徘徊。

窗外雨势渐大,更令他心急如焚。

片刻后,当老朱正欲亲自前往探视时,只见朱标撑伞入殿。

老朱眼中闪过一丝希望,快步迎上,急切地问:“情况如何?那顽固的小子肯听劝了吗?”

望着父亲焦急的模样,朱标叹了口气道:“父皇,朱麟年少气盛,主意颇大。

儿臣一番劝解,却未见效。”

老朱闻言怒不可遏,破口大骂:“这倔强的家伙,难道要逼我气死吗?”

虽满心恼火,但对儿子的疼爱使他难以割舍。

他背着手,在殿中踱步,一时无计可施。

朱标略作思量,建议道:“父皇,既然朱麟执意如此,不如顺其心意,准他前去。

以他的能力,又有精锐随行,料也无妨。

再派遣可靠亲卫保护,谨慎行事便是。”

“罢了,跪了这么久,又淋了雨,也该让他歇息了。”

听到这句话,老朱瞬间情绪激动,眼眶泛红,声音颤抖地斥责道:“傻孩子,他有什么需要回报我的?是我对不起他啊!”

朱政是他的亲孙子。

在他心中,对朱政的好是理所当然的,甚至带着一种愧疚,觉得自己应该加倍补偿。

如果不是疏忽未察,怎会让朱政差点流落民间?幸好有妹妹庇佑,才得以弥补这个过错!

但最让老朱愤怒的,还是朱标这个罪魁祸首!

想到这里,老朱转向朱标,毫不留情地数落起来:“你这不孝的东西,说得倒冠冕堂皇!什么理由都找得出来。

战场上刀枪无眼,生死难料,哪有什么万全之策?我那年幼的孙子,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?你说得轻巧,好像与你无关似的。”

朱标面对老朱激烈的指责,一时语塞,只能愣在那里。

看着老朱愤怒的模样,他也不禁哑然失笑,心里感叹道:“宠得如此厉害,也算是少见了。”

最终,朱标无奈地摇摇头,选择了沉默,没有多说什么。

片刻后,老朱的情绪稍稍平复,才缓缓开口:

“父皇究竟何意?难道真要让麟儿一直跪着?依他的刚毅倔强,怕是不肯轻易妥协。

这到底要跪到何时?”

听罢,老朱的脸色变得复杂,犹豫不决,似在矛盾中挣扎。

许久,他长叹一声,摇头叹息:“这个倔强的家伙,真是上天派来跟我作对的!”

朱标闻言心领神会,看出老朱已有退让之意。

他暗自赞叹,这世上能让父皇束手无策的,大概只有朱政了。

稍作沉思,朱标急忙趁势进言:

“父皇不是有意让麟儿在军中历练吗?特意授予他骠骑大将军之职。

然而,麟儿虽有才华,却未建赫赫战功,难以令人信服。

如今正是绝佳时机,若能领军取得灭国之功,定能让天下归心,威名远播,无人敢不服。

如此壮举,必将载入史册,成为千古美谈。

父皇越是看重他,就越应给予磨炼的机会,一味溺爱只会误了他的前程。

应当让他独立面对风雨,才能锤炼成钢,有所作为。”

朱标话音刚落,老朱再次陷入沉默,脸上阴晴不定。

良久,他挥了挥手,苦笑着说道:“罢了,不与他争了,我终究拗不过他!”

刘和,去把那小子唤来,就说我们应允了!”

“是,老奴这就去!”

刘和连忙应声,不敢有片刻迟疑,转身疾步而出。

老朱随后叮嘱道:

“再去拿件厚衣裳给他披上,免得受寒!”

“陛下放心,老奴明白!”

刘和立刻答道,随即快步离去。

不久后,刘和返回,身后跟着全身湿透、披着斗篷的朱政,缓缓入殿。

老朱急忙迎上几步,仔细打量一番,见他神色如常,这才长舒一口气。

随后冷声道:

“你这孩子真让人头疼,罢了,这次东征倭国,就交给你指挥!

如你所愿,可满意?”

朱政听罢,面无喜色,眼中却泛起红光。

他郑重跪下,重重叩首道:

“祖父不必为我操劳,孙儿并非不知感恩,更非胡闹。

祖父养育之情,孙儿铭记于心!

但正因为如此,孙儿更要为祖父分忧。

若不然,心中不安。

况且,此次东征倭国,孙儿有必须前往的理由。

唯有孙儿出征,才能确保带回土豆等珍稀作物!

助祖父成就宏图大业,使大明繁荣昌盛!

恳请祖父理解!”

“好,好,起来吧,快起来!”

老朱闻言,深受触动。

朱政的话句句戳在他的心头,令他眼眶湿润。

他赶紧上前扶起朱政。

紧紧握住朱政的手,连连点头,声音微微发颤地说道:

“好孩子,爷爷没看错你。

咱们的麟儿一向让人省心。

这一点,爷爷从不曾怀疑!倭寇算得了什么?你想去就去,爷爷全都答应你!”

朱政坚定地点了头,望着老朱激动的脸庞,严肃地许诺道:

“爷爷请放心,区区倭奴还不足以威胁孙儿。

爷爷不必忧心!此次出征,孙儿必率大明将士凯旋!夺取土地,俘获人口,夺其物资,取其金银,毁其宗庙。

抹去他们的文字与历史,将其纳入大明版图,成就爷爷拓土之伟业!”

“好!爷爷相信你。

有这样的好孙儿,还有什么可遗憾的?此乃平生最得意之事!”老朱开怀大笑,连连点头。

然而,他忽然想起什么,神色顿时变得凝重,叮嘱道:

“不过,你可以去,但必须答应我几件事。

不然的话,就算你说破嘴皮子,爷爷也绝不会同意!”

“爷爷请讲。”

老朱语气不容置疑:“首先,无论何时何地,都要把自身安全放在首位。

事有不妥,先顾自身安危,再作打算。

倭寇跑不掉,何时开战都来得及,切莫冒险行事!”

朱政郑重应允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