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大明:我在永乐当灾星 > 第157章 戏称

第157章 戏称(1/2)

目录

李景隆若能在后世获此殊荣,必有过人之处。

否则,何以担得起如此盛名?

古人云:久别重逢,需另眼相待。

如今看来李景隆不尽如人意,也许只是因眼下大明名将辈出,尚无需他独挑大梁,故而暂时被埋没罢了。

韩成提及之事尚需多年,人随时间变化,不可一概而论。

十余年间,世事变迁,许多人也随之改头换面。

李景隆的转变,倒也在情理之中。

韩成听着朱元璋一本正经、自吹自擂的话语,一时之间竟有些**。

这老朱的脸皮,真是前所未见!

刚才还贬低李景隆的能力不足,一听韩成提到“大明战神”的名号,瞬间转口夸赞自己识人有道,早已察觉李景隆的不凡。

不过,这所谓的“大明战神”,跟朱元璋心中想象的可完全不同。

根本就是两码事。

韩成只是想找点乐子,随口提了下后世对李景隆的戏称。

万万没想到,朱元璋竟当真接了过去……

现在想想,要是把所有**都说出来,朱元璋知道了又会作何反应?

韩成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开口了。

“你且说,景隆那小子都立下了哪些赫赫战功。”

朱元璋目光灼灼地看向韩成,语气中满是急切。

他确实很想听听这个从小便被他看好的孩子究竟有何作为。

“韩成,你怎么不说话了?在这儿发什么呆?”

朱元璋见韩成沉默,不禁出声催促。

朱元璋话音刚落,韩成便陷入了沉思。这老朱啊……

“嗯,李景隆干的事儿不小,得好好想想怎么理清头绪。”

韩成的反应让朱元璋觉得再正常不过。毕竟李景隆现在可是大明的战神,相关的事迹繁多,梳理清楚确实不易。

绞尽脑汁也找不到避免后续场面尴尬的方法后,韩成一咬牙,决定不再迟疑,继续往下讲。反正最后难堪的又不是自己。

老朱当年讨过饭,脸皮早就练出来了。那些让韩成觉得尴尬的事,在朱元璋看来或许根本不算什么,甚至还不够看。

对,肯定是这样!

不管旁人信不信,韩成是笃定了。

“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,在点将台上亲自授命,紧握着李景隆的手说,拯救大明、对抗燕王叛乱的大任,就全靠你了。

李景隆承诺绝不会辜负建文帝的期望。

他率军出发,先在德州集合了耿炳文的残兵败将,随后集结各路部队总计五十万,驻扎在河间,向燕军施压!”

五十万大军?

朱元璋听完这个数字,心中颇感意外。要知道,打仗并非兵力越多越好。

四十五回

没有足够的本事,仅仅负责后勤安排,五十万将士的衣食住行就能让人焦头烂额。即便是刘邦那样的人物,也只能统率十万之众。

唯有如韩信这般堪称军神的人,方能做到越多人越好指挥。

李景隆居然直接统领了五十万大军?

然而,朱元璋想起韩成说过他为大明战神后,这份疑虑立刻消散无踪。

既然是大明战神,那么带领这么多士兵作战也在情理之中。

“李景隆那边集结大军推进,朝廷亦命驻守辽东的吴高诸将率军攻打永平。

两路齐头并进,气势磅礴。

誓要将燕王彻底击溃。

面对此局面,燕王召集属下商议,公开阐明了李景隆必败的五大缘由。”

李景隆必败的五大理由?

老四倒是挺会编排的,就像三国时曹操与袁绍对阵,曹军实力弱于对方。

郭嘉曾以著名的十胜十败论点激励曹操,坚定其对抗袁绍的决心。

可现在老四竟也提出个李景隆五败论。

他自身能力不足,只好以此方式勉强鼓动士气。

只怕此计成效有限,否则李景隆怎会被称作大明战神?

提起为何李景隆被尊为大明战神,结局却是南军落败、老四登基称帝,朱元璋心中早有定论。

在他看来,这必然是老四难以抗衡李景隆,只能通过一些非正常手段扭转局势。就像战国时秦国与赵国交锋,秦人设法撤掉名将李牧,换上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,致使赵军惨败。

又如三国时诸葛亮屡次北伐,魏军抵挡不住,魏国便暗中使计收买内臣进谗言,迫使诸葛亮退兵。

再看北宋,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岳飞,中断了北伐进程……

朱元璋认为,李景隆后来的境遇很可能也是这般。

否则,李景隆何以被誉为战神,最后却让老四得了天下?再结合朱允炆那糊涂小子的表现,朱元璋觉得这一切顺理成章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