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小说 > 大明:我在永乐当灾星 > 第159章 应得的报应

第159章 应得的报应(1/2)

目录

完全没料到这些人会想出这种招数!

简直毫无底线!

……

“……历经多次交锋后,燕王决定进军京城。

建文四年六月,燕王计划从浦子口过江,却遭遇盛庸顽强阻击,燕军损兵折将。

燕王本欲议和回北平,这时朱高煦领军赶到增援。

燕王大悦,看着儿子说道,太子身体不佳,你当尽力。

朱高煦听罢欣喜若狂,如同打了**一般,率部殊死奋战,最终击败盛庸。

随后,南军水师投降燕军,燕军于六月初三由瓜州渡江。

再次击溃退守于此的盛庸。

听罢此言,朱元璋不禁叹息。他怎会不知龙潭所在?龙潭距离京师不过五六十里,至此,便如兵临南京城下。

京师无险可守,只能直面燕王的攻势。

此时战局,朱元璋无需多问韩成,便知南京绝非燕王所破。

必是有人开城相迎。

自古不乏开门纳降者,更何况燕王一路南下,以实力彰显其才,身份地位又如此非凡,更不会缺少献城之人。

京师震动,建文帝在宫中徘徊不定,召见方孝孺商议对策。

方孝孺称城中有二十万兵马,应固守待援,并遣大臣与京城内的亲王前往议和。

建文帝依计行事。

然而数次谈判均未果,燕王提出不要割地,只需奸臣,建文帝不愿交出黄子澄等人。

议和失败后,燕王率兵逼近京师。

当时,左都督徐增寿欲做燕王内应,事泄后遭众怒之文官围殴,事后被拘押。

次日,燕王正式攻城,建文帝于左顺门亲手斩杀徐增寿……

那时,李景隆与谷王朱橞镇守金川门,遥见燕王仪仗,便打开城门迎燕王入京。此事被称为金川门之变。

燕军进城后,宫里建文帝闻讯,便下令放火烧毁宫殿。

燕军将火扑灭,却发现建文帝已不见踪影。

接着找到被烧焦的**,说是建文帝及其皇后。

燕王握着建文帝尸身的手,悲泣道:“傻孩子,何必这样……”

寿宁宫偏殿内,韩成话音刚落,殿中一片寂静。

气氛异常沉闷。

即便朱元璋、朱标早由韩成告知,朱棣已取代朱允炆成为大明皇帝,且朱棣乃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,此刻听闻战事始末,直至朱棣入南京城、朱允炆焚宫而亡的结局,两人仍感沉重。

无论朱允炆做过什么,也不论他们有多想教训他,朱允炆毕竟是朱标的儿子,朱元璋的孙子。

四爷与朱允炆之间,终究是骨肉相残。

特别是听到韩成提到四爷握着朱允炆尸身痛哭“傻小子,何苦”的情景,二人内心百感交集,几乎落泪。

他们深知,这样的事情发生,四爷的心情定然复杂万分。

他们都以为,朱家的江山交接之际会平顺无波,却没想到,朱家也无法摆脱权势的争夺!

权位的交替,依旧免不了血腥横流。

累累白骨相伴。

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连第三位皇帝都没等到,第二位便已陷入这样的战乱。

这样的变故实在令人压抑,叫人心痛。

韩成捧着茶杯,悄然避开朱元璋与朱标,唯恐两人会突然失控,伤及自己,惹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
“韩成,允炆……他真的过世了吗?”

过了许久,朱元璋低沉沙哑的声音才传来,他布满血丝的双眼盯着韩成,眼中满是复杂的感情。

听罢此言,朱标也将目光投向韩成。

韩成饮尽茶盏里的茶水说道:“此事尚无定论,成了一桩悬案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